陳蔚 表演教育家
中國音樂學院表演教研室主任、教授
1987年,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後于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學研究生畢業。當代中國歌劇和音樂劇導演的領軍人物,多年來在拓展中國原創歌劇、音樂劇的題材内容和表現形式上做出了令人矚目的成績。連續六次在中國藝術節上獲獎,三次榮獲文華大獎。獲得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和國家藝術基金資助。個人多次榮獲“文華導演獎”、中國歌劇節“優秀導演獎”、國家藝術院團展演“優秀導演獎”等。
導演的作品呈現多元化的色彩——
歌劇:編劇和導演的中國第一部小劇場歌劇《再别康橋》,長演不衰;主持複排的民族歌劇《小二黑結婚》和抒情歌劇《傷逝》讓經典再放異彩;應國家大劇院邀請,導演了輕歌劇《蝙蝠》;在中央歌劇院導演現實題材歌劇《北川蘭輝》。
音樂劇:編劇和導演的大型兒童音樂劇《北京傳說》在水立方上演,創下近800萬票房和五萬觀衆的佳績;《羅陽》《或許明天屬于我》成為校園音樂劇的代表作;音樂劇《紫檀》則呈現出強烈的民間地域色彩。
戲曲作品:有《三月茶香》(文華獎)楚劇《萬裡茶道》(國家藝術基金)、北京曲劇《黃葉紅樓》國家藝術基金)等。
備受國際關注的戲劇導演——
應邀赴新加坡執導音樂劇《送件禮物給清朝小皇帝》
導演的音樂劇《青城》和《錦繡過雲樓》在英國愛丁堡戲劇節上,成為最受歡迎的中國作品
應邀參家德國歌德學院的德國“歌劇之旅”學術交流
導演的北京曲劇《黃葉紅樓》赴俄羅斯莫斯科和聖彼得堡演出
導演的歌劇《大漢蘇武》赴新加坡演出
作為表演教育家——
陳蔚培養了一大批“歌劇、音樂劇新生代”演員,如崔峥嵘、尤泓斐、雷佳、呂薇、金鄭建、張海慶、張英席、薛皓垠、王麗達、王慶爽、王莉、高鵬、丁偉、于海洋等。
此外,2009年擔任國慶60周年20萬群衆遊行活動藝術總監和總導演,受到胡錦濤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和表彰,榮獲創新獎。
導演及獲獎作品:
1993年,導演歌劇《徐福》,獲文華新劇目獎。
2001年,自編自導歌劇《再别康橋》,開中國小劇場歌劇之先河,引起轟動。
2002年8月,《再别康橋》,赴哈爾濱之夏參加文化部舉辦的全國歌劇展演,獲特别獎及多個單項獎。
2004年,導演音樂劇《五姑娘》,在第七屆中國藝術節上榮獲“文華大獎”、“文華導演獎”等七個單項獎。
2004年,導演音樂劇《冰山上的來客》,全國巡演并入圍國家舞台精品工程獎、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2006年獲文化部第八屆中國藝術節文華新劇目獎。
2005年 ,雷佳在金鐘獎比賽上,演唱歌劇《再别康橋》中林徽因的詠歎調《一首桃花》,榮獲金獎。
2006年,導演楚劇音樂劇《三月茶香》,全國戲曲展演榮獲一等獎,與音樂劇《冰山上的來客》同時參演第八屆中國藝術節,并榮獲“文華導演獎”。
2008年,擔任由北京高校奧運村住宿服務工作指揮部主辦、中國音樂學院承辦的“8.29服務·為了奧運夢想”文藝晚會總導演。
2009年,國慶六十周年,陳蔚擔任國慶群衆遊行藝術總監和藝術導演組總導演,從策劃到實施全程參與此項活動,因此受到胡錦濤主席及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和表彰,并因此榮獲創新成果獎。
2009年“六一”期間,導演大型兒童音樂劇《北京傳說》在水立方上演,創下近800萬票房和五萬觀衆的佳績。
2009年9月,應邀導演了濟南歌舞劇院大型旅遊文化劇《齊風魯韻》。
2009年至2011年,導演的歌劇《再别康橋》、《小二黑結婚》連續受邀參加大劇院國際歌劇節,廣受歡迎。
2010年,在成都創排了大型音樂劇《青城之戀》,擔任總導演,此戲被評為當年最受歡迎的中國原創音樂劇,并受邀參加2011年愛丁堡前穗藝術節。
2011年,國家大劇院歌劇節,導演了中國音樂學院與國家大劇院共同制作大劇場版民族歌劇《小二黑結婚》,受各界廣泛好評。
2011年,編劇和導演的中國原創歌劇《紅河谷》,榮獲2011國家藝術院團優秀劇目展演優秀導演獎、首屆文化部中國歌劇節優秀導演獎。
2012年, 應邀導演了國家大劇院歌劇節施特勞斯輕歌劇《蝙蝠》。
2013年,編劇和導演的歌劇《紅河谷》,榮獲文化部第十屆藝術節文華大獎。
2014年,導演了中國原創歌劇《大漢蘇武》,榮獲文化部第二屆中國歌劇節優秀導演獎、榮獲國家藝術基金項目和滾動資助項、2016年榮獲文化部第十五屆中國藝術節文華大獎。
2013年10月,應邀導演了北京市曲劇團曲劇《黃葉紅樓》,榮獲國家藝術基金項目
2013年11月,受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之邀,導演了中國科協“共和國的脊梁”系列之音樂劇《羅陽》。
2014年6月,受江蘇省演藝集團、江蘇省歌舞劇院之邀,導演了原創音樂劇《錦繡過雲樓》,榮獲國家藝術基金項目,并受邀參加愛丁堡前穗藝術節演出。
2014年12月,受中國歌劇舞劇院之邀,執導複排抒情歌劇《傷逝》,由莫華倫、王瑩主演。
2015年5月,導演中國音樂學院原創音樂劇《或許明天屬于我》。
2015年11月,國家大劇院版著名胡琴演奏家宋飛領奏的“弓弦夢”之中國音畫樂舞《清明上河圖》情景音樂會,擔任總導演。
2015年12月,受武漢楚劇院之邀,導演楚劇《萬裡茶道》,榮獲國家藝術基金項目。
2016年7月,複排中央歌劇院原創歌劇《北川蘭輝》。
2016年12月,執導了話劇《世界就在我眼前》,由國家一級演員呂薇主演。
2017年2月,受廊坊文廣新局之邀,導演了由孟衛東作曲的大型音樂劇《紫檀》。
2017年4月,受湖北省演藝集團之邀,導演民族歌劇《楚莊王》,榮獲國家藝術基金項目、入選文化部第三屆中國歌劇節、受邀參加國家大劇院2018年國際歌劇季。
2017年6月,受山東太阳集团1088vip之邀,導演了由莫言編劇的原創歌劇《檀香刑》,榮獲國家藝術基金項目、入選文化部第三屆中國歌劇節。
2017年9月,受陝西省榆林市文廣局和榆林市陝北煤海藝術團之邀,導演了大型原創音樂劇《餘子俊》,于陝西省第八屆藝術節上作為開幕劇目首演,并榮獲陝西省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陝西省第八界藝術節“文華優秀劇目獎”。
2017年,青年歌唱家雷佳在博士畢業音樂會中演唱了歌劇《再别康橋》中林徽因的詠歎調《白日飛升》。
2018年,率歌劇《大漢蘇武》出訪新加坡演出,引起轟動,被其受歡迎程度稱為十年内華文演出之最。
2018年5月,民族歌劇《楚莊王》參加國家大劇院國際歌劇季
2018年5月,複排新版抒情歌劇《傷逝》,北京保利劇院公演
2018年11月,導演國家藝術基金項目音樂劇《黃大年》,在長春吉林大學首演成功,此劇入選教育部“高校原創文化精品推廣行動計劃”。
2018年12月,歌劇《檀香刑》在國家大劇院公演,引起轟動
2019年8月,受上海歌劇院之邀,導演原創歌劇《天地神農》,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首演。
2019年9月,導演大型原創音樂劇《血色湘江》,由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主辦,廣西演藝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承辦,著名歌唱家呂薇、高鵬等擔任主演,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在廣西文化藝術中心首演。容獲2020年廣西當代文學藝術創作工程三年規劃扶持項目。
2019年10月,導演了由中共包頭市委宣傳部、包頭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包頭市文化旅遊廣電局主辦,包頭市民族歌舞劇院承辦的,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周恩來總理為包鋼煉鐵廠一号高爐出鐵剪彩60周年,大型原創民族歌劇《雙翼神馬》音樂會版在包頭大劇院隆重上演。男中音歌唱家張海慶,中央歌劇院國家一級演員、女高音歌唱家尤泓斐擔綱主演。
2019年11月29号,導演了由中共無錫市委宣傳部、無錫市教育局、無錫廣播電視集團(台)出品,無錫文化藝校創作演出的大型跨界舞台劇《遠望海天》在無錫大劇院首演。由中國歌劇舞劇院青年舞蹈家郭海峰,女高音歌唱家呂薇,表演藝術家丁小秋等擔任主演。獲得2019年無錫市“文華優秀劇目獎”,列入江蘇省藝術基金2020年大型舞台資助項目。
2020年11月10日,導演的大型音樂劇《血色湘江》在國家大劇院上演,入選為文化和旅遊部的“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舞台藝術精品創作工程”重點扶持作品,同時也入選為國家民委的“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參演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