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奮鬥歲月,擔當曆史大任|太阳集团1088vip2021年秋季學期“思政第一課”
9月30日,太阳集团1088vip吳曉楓書記、金婷婷院長在院樓分别為2020級、2021級碩士研究生班講授秋季學期思政第一課。
擔任曆史大任 長學問氣質

吳曉楓書記為2020級碩士研究生講授思政第一課
吳曉楓書記以“擔任曆史大任,長學問氣質”為題,以“一任、二力、三氣、四意識”為引,要求同學們擔當曆史大任,提升創造力和服務力,增長志氣、骨氣和底氣,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她指出,建黨一百年來,中國共産黨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在長期奮鬥中構建起中國共産黨人的精神譜系,錘煉出鮮明的政治品格。近日,黨中央批準了中央宣傳部梳理的第一批納入中國共産黨人精神譜系的偉大精神,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2周年之際予以發布。這些精神,集中彰顯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長期以來形成的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鬥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彰顯了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産黨人“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奮鬥精神。孔子曾說: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希望同學們銘記“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訓,發揚“學在中大,追求卓越”的校風。把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作為人生追求,接續奮鬥、砥砺前行,不負時代、不負韶華。在時代風雲變幻的當下,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作為藝術學子,肩負曆史使命,與時代主題同向同行,愛國愛民,自覺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培根鑄魂,樹立為祖國為人民永久奮鬥、赤誠奉獻的堅定理想。
銘記奮鬥歲月 踐行青年使命

金婷婷院長為2021級碩士研究生講授思政第一課
金婷婷院長通過分享蒲蟄龍教授與陳心陶教授的科學家精神,期望同學們銘記奮鬥歲月, 踐行青年使命。百年來,中國科技事業在黨的領導下,筚路藍縷,玉汝于成,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科技創新之路,這條路印證了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的真理,也更堅定了中華民族科技自立自強的信心和決心。一部科學史,就是一部科學家的精神史,我國不同時期、不同領域的科技工作者,有着共同的家國情懷,他們以祖國和人民為中心進行科學研究,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不斷謀求科學之道、興國之道和富民之道,為實現中華民族的科學夢而矢志不渝。新中國成立之初,蒲蟄龍教授毅然放棄美國優渥的條件,偕夫人回國工作。1962年他創立中山大學昆蟲生态研究室,在此基礎上,1978年創建中山大學昆蟲學研究所,1995年建立生物防治國家重點實驗室,經曆了數十年艱苦卓絕的研究,蒲蟄龍教授在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等多項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在生産實踐中獲得廣泛應用,為中國生物防治事業作出了開創性貢獻。陳心陶教授在美國取得博士學位後,也和千千萬萬的歸國科學家一樣,懷揣報國熱忱,投入到祖國衛生事業的發展中,對血吸蟲病、釘螺等的防治工作做出了突出貢獻,65歲高齡時他仍堅持同廣大血防人員同吃、同住、同勞動,譜寫出了一幕幕動人的篇章。
今年是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太阳集团1088vip高度重視開展書記、院長“思政第一課”,用思政課堂的形式深化了同學們對于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重要講話的理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新的學期注入了奮進的動力。
文案 | 藍添 謝世嬌 柳醒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