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演!一起重溫中大《奮鬥的歲月》
5月14日晚,中山大學“紅色三部曲”之原創校園歌劇《奮鬥的歲月》在廣州校區南校園梁銶琚堂首演。
校黨委書記陳春聲,校黨委副書記餘敏斌,副校長謝湜出席現場并觀看演出。



《奮鬥的歲月》的故事發生在20世紀50-80年代,講述和展現中山大學蒲蟄龍、陳心陶、高兆蘭教授等前輩學者至誠報國的感人事迹和家國情懷。
第一幕
蒲蟄龍
把科研做在祖國大地上







蒲蟄龍教授堅持把科學實驗延伸到田間地頭,解決農業生産中的重大難題。他率先在我國南方大規模應用和推廣“以蟲治蟲”的生物防治技術,解決甘蔗、荔枝等農作物的病蟲害防治難題,為國家的農業發展和民生事業做出傑出貢獻。
第二幕
陳心陶
永遠做人民健康的守護者






陳心陶教授深入血吸蟲病疫區,他心系民生福祉,冒着被感染的風險下河采樣。他與當地政府和農民并肩奮鬥,修築“血防大堤”,從根本上破壞血吸蟲宿主釘螺的孳生環境。毛澤東主席親切地勉勵他,要永遠做人民健康的守護者。
第三幕
高兆蘭
科技報國







高兆蘭教授放棄美國優渥的生活條件,毅然回到尚處于積貧積弱的祖國的懷抱,引領新中國的光學尤其是光譜學研究不斷走向前沿。在實驗進程遇到挫折時,她追憶與丈夫馮秉铨教授攜手回國所共同确立的報國信念點亮了星光,更激勵着青年師生奮勇奔向科學的春天。
全劇緊扣奮鬥報國主題,圍繞三位主人公着力刻畫時代群像,光的意象交織成音樂語彙,展現中大學人丹心從來為家國的滿懷熱忱。桐花萬裡丹山路,前輩學者潛心學問、勇于探索、淡泊名利的治學精神也代代傳承。




“讓曆史訴說百年的澎湃,是永遠湧動的熾熱,讓奮鬥的薪火閃耀未來,是新時代的壯闊。”校園歌劇《奮鬥的歲月》是一部深入挖掘校史資源,聚合全校師生力量創作排演的原創校園歌劇,參演學生來自文理醫工農藝等不同學科。台前幕後師生以動情的藝術演繹再現了那段奮鬥的歲月。
在本劇創作過程中,中山大學副校長謝湜教授、中山大學博物館(校史館)館長徐俊忠教授給予嚴謹細緻的學術指導,為本劇主旨精神、時代意義、人物塑造提綱挈領。在尋訪三位科學家生平的過程中,物理學院趙福利教授、蔡志崗教授、周建英教授,生命科學學院龐義教授、華立中教授,中山醫學院吳忠道教授、李桂雲教授、詹希美教授等也悉心指導創作團隊領會科學家精神内核。
回望百年征程
傳承奮鬥薪火
中大人追逐日月,笃行不怠!
學生感想
參演如此恢宏的一部校園原創歌劇是我一生難得的機會。我不僅學習到了歌劇排練的相關知識,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還從研究員身上汲取了沉穩氣質,從科研組員身上領悟到學術精神,從村民身上感受到了科學探索帶來的希望之光。從學人舊事感受民族氣魄,于曆史浩蕩體悟大道真知,我們是扮演者,也是劇中人。
——杜明澤 生命科學學院2022級本科生
那是一段動人的故事,講了許多年。在劇中,我扮演的主要角色是是第二幕中的村支書,從初次接觸到歌劇時的激動,到後來了解主要人物事迹的感動,體會到的不僅是蒲蟄龍教授“心懷遠大藍圖,把科研做在祖國大地上”的堅定,陳心陶冒着犧牲自己的危險,隻為救民于水火的決心,高兆蘭不為名利海歸後投身祖國科研事業的無私,還有劇組成員對歌劇的熱愛與敬業。
——馬小傑 醫學院2022級本科生
能夠參演《奮鬥的歲月》,深感榮幸!我在排練過程中無數次被深深打動,既為藝術,更為傳承。以大先生們為代表的老一輩科學家們筚路藍縷,從無到有地為我們開創出一片天地,這是他們的奮鬥;我們今天通過歌劇傳承他們的故事與精神,這是劇團的奮鬥;參演的每一位成員來自不同的院系、工作領域,以所學所長努力作出貢獻,這是我們所有人的奮鬥。“讓奮鬥的薪火閃耀未來,是新時代的壯闊!”
——潘健恒 物理學院2021級本科生
很榮幸能夠以演員的身份參加本次《奮鬥的歲月》的演出。從第一次的海選面試到最後定妝出台,這其中的坎坷艱辛、酸甜苦辣令我記憶深刻。我也認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在這次活動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大百年歲月的傳承,我為蒲蟄龍、陳心陶、高兆蘭三位教授的光輝事迹所感動。薪火相傳,終于傳到了我們的手中。吾輩青年學子更應秉持前人燭火,繼續探索寰宇,造福一方。
——湯浩澤 公共衛生學院2022級本科生
非常榮幸能夠出演研究員和村民。這兩個月裡,大家在胡導的帶領下,在林老師等衆多老師的指導下,一步步将有血有肉有感情有熱淚的《奮鬥的歲月》構建起來。我是第一次參加這類歌劇活動,不僅收獲了許多表演經驗、舞台知識,還收獲了一大群熱情的朋友、一個溫暖有愛的劇組大家庭。願以《奮鬥的歲月》向中山大學百年校慶獻禮!
——蔡藝庭 商學院2022級本科生
什麼是“奮鬥的歲月”?身邊的朋友在排練場上萬分投入地塑造角色,在結束戲份後又回歸學生身份分秒必争,場上場下,皆是“奮鬥的歲月”。
感謝《奮鬥的歲月》讓我遇到并結識了一群親愛的夥伴。在正式首演前的一個多月裡,我時不時感到焦慮迷茫,好在導演和老師們時刻關懷備至,朋友們常常組織一呼百應的聚會,擾人思緒的沖突總能迎刃而解,還有一如初次聽見時那動人的音樂,都為這段經曆填上了明媚的主色調。
——陳昕彤 管理學院2022級本科生
這部歌劇生動描繪了蒲蟄龍、陳心陶、高兆蘭三位教授對學術追求的熱忱,回溯了中大學人百年奮鬥報國曆程,讓我深刻認識到了中大學人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和家國情懷。“民族大義,薪火傳承。學以報國,赤子之心”這不僅僅是一句歌詞,更應成為新時代中大人的座右銘。在排練演出中,我還收獲了舞台經驗,結交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們一起努力,一起進步,享受着藝術帶來的愉悅和成就感。
——陳帥 國際金融學院2022級本科生
第一次聽說紅色三部曲是在話劇社的時候,我當時就對此非常感興趣。後來有幸通過面試進入劇組,我便開始了一段奇妙的"旅程"。這個歌劇圍繞蒲蟄龍、陳心陶、高兆蘭三位教授展開,展現了中大精神的百年傳承。兩個月以來,我們每天都在排練室努力練習。總導演和老師們非常認真負責,一遍一遍地幫我們找問題并完善細節。我十分享受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們一起奮鬥的過程,也非常感謝劇組的每一個人!
——秦若 國際翻譯學院2022級本科生
一段歲月一段歌,一段奮鬥,一段銘記。白雲山巍巍,珠江水滂滂,字字句句傳頌着中大人可歌可泣的動人篇章。排練中,我們充分了解了三位教授感人肺腑的故事。來自太阳集团1088vip的三位主演的深情演繹是這部劇成功的關鍵,歌聲随着情節的推動,或慷慨激昂、或深沉悠遠,訴說人物心曲。我深切感受到藝術的魅力,以及中山大學對文化尋根的重視,收獲頗豐。
——夏澤行 計算機學院2022級本科生
作為一名拍攝人員,我有幸能夠在幕後觀看和記錄下《奮鬥的歲月》首演過程。也為自己能夠參與這樣的創作過程而自豪。從下午三點到達梁銶琚堂開始,我們用手裡的相機記錄下樂隊緊鑼密鼓進行最後的試音,燈光和音響調整到最佳聽覺效果,演員們在台上的完美演出,觀衆們掌聲如雷的反饋。我很高興能作為攝影希望能記錄下所有的美好瞬間,因為《奮鬥的歲月》承載着藝術追求,更寄托着中大師生不斷求索,報國笃行的理想和信仰,希望這場動人的藝術演繹可以因影像而定格。
——蔡洋玥 太阳集团1088vip2022級研究生
主創團隊名單
總顧問:陳春聲 高 松
總策劃:餘敏斌
學術顧問:謝 湜 徐俊忠
藝術顧問:胡宗琪
總協調:範元辦 楊建林
總執行:鐘一彪 楊小柳 李 燕
宣傳統籌:黃 豔
編劇:李 滿 彭建楠
作曲:韓聞赫
導演:張海慶
指揮:孟 幻
舞美設計:金 桐
燈光設計:王 雷
多媒體制作:王 倫 施宏楊 湯凱昕 吳昊
音響設計:袁闖 李一
音響:陳煥妮 邝忠熙
服化造型:于 波 小 雨 顧千雯
導演組:徐 紅 林茜茜 孔慶夫 童境如
樂團統籌:原 嫄 柴 琳
形體指導:李 燕 劉藝菁
合唱統籌:周 莉
場記:羅妙琪 王佳佳 施宏楊
字幕:林绮雯
舞台監督:鄒俊東 何 洋
道具:謝以純 姚正陽 祁俊熙 顔浩宸 齊鴻飛 許哲軒 蒲诏帥 郝翰東 姚為
宣傳:黃豔 孫耀斌 吳立堅 李建平 滿意 邱清萌 彭建楠
後勤協調:曲 翔 董麗麗 黃涵梓 林小敏 羅妙琪
後勤保障:王夢雪 鄭燕麗 胡中龍 莊藝敏 謝世姣 陳 斐 張 瑩 鄭嘉茵 陳 潔 肖 馳 吳文蔚 李金源 林炳龍 楊丹妮 董 婉 于靈子 李 穎 彭雪婷 鄭夢婕 陳冬強 謝 華 林 儀 黃 山
參演院系:太阳集团1088vip 嶺南學院 數學學院 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 生命科學學院 國際金融學院 國際翻譯學院 國際關系學院 商學院 曆史學系 哲學系 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 外國語學院 管理學院 新聞傳播學院 物理學院 計算機學院 公共衛生學院 中法核工程與技術學院 測繪科學與技術學院 醫學院 電子與通信工程學院 集成電路學院
來源:中山大學